‘十四五’开局之年,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,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,广大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。2021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确定的生态环境领域8项约束性指标顺利完成。
随着“退二进三”和“产业转移”等政策的实施,我国各大城市出现了大量因工厂搬迁导致的污染场地,引发了一系列环境污染和社会安全问题。因此,急需开展污染土壤修复治理,降低其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。土壤异位修复具有二次污染风险小、环境风险低、污染地块修复周期短等优势,更适用于区域污染地块集中、需快速进入用地程序的场地,且具有多技术联合修复优势,更适用于复杂污染土壤的修复。
近30年来,随着中国工业化、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,随之而来的土壤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。土壤污染调查是指采用系统的调查方法,确定土壤是否被污染及污染程度和范围的过程。土壤污染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污染的来源和特点,弄清楚污染性质、范围和危害,为治理提供线索、指明目标。同时调查还可以认识污染物排放规律以及影响因素,随时掌握污染物的污染方式、污染范围、生产规模和净化设施的变化,并及时掌握新出现的土壤污染来源。
经研究表明我国大多数城市通沟污泥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暴露环境中,会产生多方面环境问题。随着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、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进程的推进,通沟污泥处理处置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,国家对通沟污泥的处理处置也越来越重视。
据调查显示,目前我国污染场地面积大于1公顷的场地超过50万块。土壤淋洗因具有操作简单,修复彻底,治理周期短,修复成本相对较低,且适合高浓度污染土壤的治理,因此,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企业的关注,同时也是重金属污染修复研究的热点方向。随着我国提出“三大攻坚战”的战略目标,土壤修复产业成为我国具有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,因此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也逐渐越来越频繁,共同为我国土壤修复行业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我国土壤环境污染已对粮食及食品安全、饮用水安全、区域生态安全、人居环境健康、全球气候变化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。“镉大米”、“血铅”事件等见之于网络、报纸等各种媒体,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,暴露出我国土壤污染的普遍性和严重性。随着国民意识的提高,环保意识的增强,我国近些年来也在一直积极研发污染土壤修复技术。虽然相比国外开始的比较晚,但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。
土壤是一种变化的环境介质,不断经历着物理过程、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,导致其中的各种元素和物质组分发生变化,人类活动作用又使得这些过程复杂化。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,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,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,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,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,通过“土壤一植物一人体”生物链系统,或通过“土壤一水一人体”生态环境系统间接地被人体吸收,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。传统的土壤污染是指人类污染源进入土壤中导致土壤污染,广义土壤污染是指土壤中某种物质超出某一用途的标准值, 超出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健康风险的接受水平。
土壤修复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,可以有效防止污染物质的扩散,减轻对大自然的污染破坏,现代城市的自然生态,为人类提供绿色的生存环境。在治理土壤污染的过程中,需严格按照循环再生、持续利用的污染治理理念,引进先进的土壤修复技术,合理应用各类治理方式来有效解决当前土壤污染现状,建设一个全面系统的土壤修复体系,从而达到从根本上改善土壤环境的目的。
郑州市长椿路11号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1号楼513
电话:0371-61772378
邮箱:desenhuanjing@163.com
30年
装备制造经验
为用户提供及时、高效、便捷的服务